咕噜互动 知识改变命运,学习改写人生。
咕噜互动»汉字大全

申字怎么写  申字的读音是什么

申的写法以及拼音、读音、部首和笔画等介绍
申
  • 拼音读音:shēn
  • 五笔:JHK仓颉:LWL郑码:KIC
  • 四角:50006电码:3947区码:4174
  • 部首:异字体:伸 𠭙 𠭜 𢑚 𤰶 𤱓 𦥔 𦦀 𣇗
  • 汉字结构:单一结构总笔画:5康熙字典:申(5画)
  • 注音:ㄕㄣ规范编号:240
  • 笔顺读写:竖折横横竖汉字热度:57℃

字形结构 民俗参考

汉字部件构造:首尾分解查字日丨(rishu)笔顺编号:25112

五行属性:吉凶寓意:

笔顺:丨フ一一丨笔顺读写:竖折横横竖

申字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申字的田字格笔顺规范写法

基本字义

(一)、地支的第九位,属猴。

(二)、用于记时:申时(下午三点至五点)。

(三)、陈述,说明:申述。申斥。申辩。申冤。三令五申。申请。申报。

(四)、重复,一再:“申之以盟誓,重之以昏姻”。

(五)、中国上海市的别称。

(六)、姓。

基本词义

(一)、 (指事。从臼,自持。从丨。身体。与寅同意。本义: 束身)

(二)、 同本义;约束 [restrain]

申,束身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约车申辕。——《淮南子·原道》。注:“束也。”

畏忌自申。——《汉书·韦元成传》。注:“言自约束也。”

勒兵申教令。——《汉书·元帝纪》

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。——《礼记·杂记》

申体防以自持。——曹植《洛神赋》

(三)、 又如:申束(约束)

(四)、 舒展。通“伸”。伸展,伸张 [stretch]

形可劫而使诎申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
大夫执圭而使,所以申信也。——《礼记·郊特牲》

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。——《说苑·正谏》

行止屈申,与时息兮。——班超《北征赋》

(五)、 又如:申张(伸张;扩大);申水(商业用语。旧时两种价格不同的货币互相交换时,由一方加价给他方作为补贴称“申水”);申主(信主,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)

(六)、 表明,表达 [express;make known]

长者虽有问,役夫敢申恨?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
(七)、 又如:申敬(表明敬意);申意(表明、表达意思;致意);申布(宣布);申白(申明表白;禀明);申好(表示结好);申挺(辨明而从宽处理);申约(申明约令;重申缔盟);申奖(表示奖励);申酌(借杯酒而表达);申致(送达;送给;表达)

(八)、 申诫;告诫 [warn]

即三令五申之。——《史记·孙武列传》

(九)、 又如:申守(再次警诫加强守备);申救(告诫,郑重的训诫);申戒(告诫);申析(申说辨析);申敕(告诫);申诏(申令告诫);申禁(宣布禁止从事某项活动);申儆(儆;训戒);申宪(绳之以法;依法处理);申警(警戒;儆戒);申严(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、措施)

(十)、 申雪;昭雪 [right a wrong]。如:申恨(诉说怨恨);申宥(施恩宽宥);申救(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);申涤(申雪)

(十一)、 重复地说,重申 [repeat]

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(十二)、 又如:申志(一再表明心志);申命(重申教命;再命);申复(重申诉而使之恢复)

(十三)、 申报,旧时官府行文,下级对上级称申 [report to superior]

须先具价申禀。——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(十四)、 又如:申解(申报;解送;上报的文书);申状(上报的文书);申达(下级官府对上级行文表述);申表(上报的奏章);申闻(向上级报告);申破(上报说明);申黜(申报上级予以开除);申文(行文呈报)

(十五)、 通“呻”。欠伸 [groan]

熊经鸟申,为寿而已矣。——《庄子·刻意》

(十六)、 到,至[arrive]。如:申旦(通宵达旦);申旦达夕(自夜至晨,自晨到夜);申延(延长);申停(延缓执行)

(十七)、 施,用 [apply]。如:申用(采用);申行(推行);申究(追究);申拔(提拔);申威(施展神威);申舒(舒展。膨胀);申愤(伸张义愤);申泄(倾泄;抒发)

词性变化

(一)、 地支的第九位 [the ninth of the twelve Earth Branches]

(二)、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。如1944年为甲申年

(三)、 用以纪月,即农历七月

(四)、 用以纪日

(五)、 用以纪时,即十五时至十七时为申时

申末酉初,虹亘中天,日气蒸云,竟天作黄金色。——《三元里抗英》

(六)、 又如:申牌(十二时辰之一。指十五时至十七时);申酉戌亥(申:15—17时;酉:17—19时;戌:19—21时;亥:21—1时)

(七)、 周时国名。姜姓,传为伯夷之后。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[Shen state]

彼其之子,不与我戍申。——《诗·王风》

(八)、 姓

明, 明白 [clear]

利口倾险,反乱国家,罪无申证,狱不讯鞠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
(一)、 重复,一再 [repeatedly;oftentimes;again and again]

伊尹申告于王。——《书·太甲》

(二)、 又如:申告(反复告诫);申言(再次陈说;重复述说)

康熙字典解释

申【 午集上 】【 田部 】康熙筆画: 5画 部外筆画: 0画

〔古文〕𠭙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失人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升人切,𠀤音身。十二支之一。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申,曰涒灘。《釋名》申,身也。物皆成,其身體各申束之,使備成也。《史記·律書》七月也。律中夷則,其於十二子爲申。申者,言隂用事,申賊萬物。

又重也。《易·𢁉卦》重𢁉以申命。《書·堯典》申命義叔。《傳》申,重也。《後漢·朱暉傳》願將軍少察愚言,申納諸儒。

又致也。《禮·郊特牲》大夫執圭,而使所以申信也。

又舒也。《武王弓銘》屈申之義,廢興之行,無忘自過。《班彪·北征賦》行止屈申,與時息兮。

又欠伸也。《莊子·刻意篇》熊經鳥申。

又《博雅》申申,容也。《論語》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。《朱註》申申,其容舒也。

又姓。《史記·三皇本紀》神農五百三十年,而軒轅氏興焉,其後有州甫申呂,皆姜姓之後,𠀤爲諸侯。

又申屠,複姓。

又國名。《詩·王風》彼其之子,不與我戍申。《傳》申,姜姓之國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鄭武公娶於申。《註》申國,今南陽宛縣。

又州名。《韻會》春秋時屬楚,秦南陽郡,後魏爲郢州,周爲申州。

又山名。《山海經》申山,其上多穀柞,其下多杻橿。

又北二十里曰上申之山。

又池名。《左傳·文十八年》夏五月公遊于申池。《註》齊南城西門名申門,左右有池。

又矢名。《晉語》乾時之役,申孫之矢集於桓鉤。《註》申孫,矢名。

又草名。《淮南子·人閒訓》申𦯝,杜茞,美人之所懷服也。《註》申𦯝,杜茞,皆香草也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思晉切,音信,伸也。

又《集韻》試刃切,音眒。引也。

说文解字

申【 卷十四 】【 申部 】

神也。七月,陰气成,體自申束。从臼,自持也。吏臣餔時聽事,申旦政也。凡申之屬皆从申。𠵓,古文申。𢑚,籒文申。失人切〖注〗“吏臣”:《段注》作“吏以”。𤰶、𠭙,古文申。

音韵参考

[ 上古音 ]:真部审三母,sjien
[ 广 韵 ]:失人切,上平17眞,shēn,臻開三平眞A書
[ 平水韵 ]:上平十一真
[ 粤 语 ]:san1

网络释义

1. 地支的第九位,属猴。2. 用于记时:~时(下午三点至五点)。3. 陈述,说明:~述。~斥。~辩。~冤。三令五~。~请。~报。4. 重复,一再的意思。

编码/UNICODE:

UNICODE编码U+7533,二进制: 0111010100110011,十进制: 30003,HEX编码:E794B3,UTF-8: E7 94 B3

English

to state to a superior, report; extend; 9th terrestrial branch

方言

⊙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shin1 [客英字典] shin1 [陆丰腔] shin1 [梅县腔] shin1 [宝安腔] sin1 [客语拼音字汇] sin1 [沙头角腔] sin1 [东莞腔] sin1 [台湾四县腔] siin1

⊙ 粤语:san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