咕噜互动 知识改变命运,学习改写人生。
咕噜互动»汉字大全

豸字怎么写  豸字的读音是什么

豸的写法以及拼音、读音、部首和笔画等介绍
豸
  • 拼音读音:zhì
    zhài
  • 五笔:ETYT仓颉:BSHH郑码:PQA
  • 四角:20222电码:6282区码:8584
  • 部首:异字体:𤞝 𦎋 𧋈 𧳃 𪺏
  • 汉字结构:单一结构总笔画:7康熙字典:豸(7画)
  • 注音:ㄓˋ规范编号:3740
  • 笔顺读写:撇捺捺撇折撇撇汉字热度:42℃

字形结构 民俗参考

汉字部件构造:首尾分解查字丿丿(piepie)笔顺编号:3443533

五行属性:

笔顺:ノ丶丶ノフノノ笔顺读写:撇捺捺撇折撇撇

豸字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豸字的田字格笔顺规范写法

基本字义

(一)、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:虫豸(虫子的通称)。

(二)、〔獬豸〕见“獬”。

(三)、解决。

基本词义

(一)、 本指长脊兽,如猫、虎之类。引申为无脚的虫,体多长,如蚯蚓之类 [an insect without feet or legs]

有足谓之虫,无足谓之豸。——《尔雅》

(二)、 又如:豸豸(兽背隆长的样子)

词性变化

通“解”。解决 [solve]

使子逞其志,庶有豸乎。——《左传》

康熙字典解释

豸【 酉集中 】【 豸部 】康熙筆画: 7画 部外筆画: 0画

《唐韻》池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丈尒切,𠀤音坁。《爾雅·釋蟲》有足謂之蟲,無足謂之豸。《集韻》亦作𧋈。

又《說文》獸長𦟝,行豸豸然,欲有所司殺形。《註》徐鍇曰:豸豸,背隆長貌。

又解也。《左傳·宣十七年》使卻子逞其志,庶有豸乎。《註》豸,解也。

又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陂池貏豸。《文選·李善註》貏豸,漸平貌。

又嫋娜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增嬋娟以跐豸。《註》跐豸,姿狀嫋娜也。

又《正韻》丈几切,音跱。義同。

又《廣韻》宅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丈蟹切,𠀤音𥍪。與廌通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弄解豸。《後漢·輿服志》法冠,或謂之獬豸冠。獬豸,神羊,能別曲直,故以爲冠。《佩觿集》蟲豸之豸爲獬廌。《廣韻》同𧳋。

说文解字

豸【 卷九 】【 豸部 】

獸長𦟝,行豸豸然,欲有所司殺形。凡豸之屬皆从豸。池爾切。司殺讀若伺候之伺

音韵参考

[ 广 韵 ]:池爾切,上4紙,zhì,止開三上支B澄
[ 平水韵 ]:上声四纸·上声九蟹
[ 粤 语 ]:zaai6

网络释义

通“廌”(zhì),即獬豸(獬廌),古代传说中的异兽(一说独角兽),能辩是非曲直。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,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。豸,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:虫~(虫子的通称)。引申为无脚的虫,体多长,如蚯蚓之类。“有足谓之虫,无足谓之豸。——《尔雅》”其实是指狮、虎之类的猛兽。因为古时候人们把老虎,称之为大虫。

编码/UNICODE:

UNICODE编码U+8C78,二进制: 1000110001111000,十进制: 35960,HEX编码:E8B1B8,UTF-8: E8 B1 B8

English

KangXi radical 153; legless insects; a legendary beast

方言

⊙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chi3 chi5 chi2 sai3 [客英字典] chi1 sai3 [台湾四县腔] cih3 cih5 cih2 sai3 [宝安腔] ci1 zi1 [梅县腔] chii5 chi5 [客语拼音字汇] zi4

⊙ 粤语:zaai6 zi6

⊙ 潮州话:di6 zai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