咕噜互动 知识改变命运,学习改写人生。
咕噜互动»词语大全»孝弟

孝弟是什么意思

孝弟的意思以及拼音、读音、造句等介绍
  • 孝弟
    • 拼音读音:xiàodì
    • 首字母:X首字拼音:xiao 词语热度:59℃

    词语解释

    同“孝悌”弟(tì)。

    详细解释

    (一)、亦作“ 孝悌 ”。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。

   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鲜矣。” 朱熹 集注:“善事父母为孝,善事兄长为弟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诏圣》:“闻礼义行而刑罚中,未闻刑罚行而孝悌兴也。”《新唐书·孝友传赞》:“圣人治天下有道,曰‘要在孝弟而已’。” 宋 陈亮 《祭林圣材文》:“孝悌称於宗族乡党,慈爱隆於父子弟昆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 汉 朝取士之法……惟以孝廉为重。孝者,孝弟;廉者,廉洁。孝则忠君,廉则爱民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 王禄 道:小弟远游,父母兄长跟前,有失孝悌,专为着几分微利,以致如此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三回:“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,不敢自专,具本请旨。”

    (二)、指孝弟者。

   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今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,劝孝弟,崇有德,使者冠盖相望,问勤劳,恤孤独,尽思极神,功烈休德,未始云获也。”

    (三)、 汉 代乡官名。

   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,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,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。”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幸得备位,为郡表率,不能宣明教化,至令民有骨肉争讼,既伤风化,重使长吏、嗇夫、三老、孝弟受其耻。”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其赐天下男子爵,人二级;三老、孝悌、力田,人三级。” 李贤 注:“三老、孝悌、力田,三者皆乡官之名。三老, 高帝 置,孝悌、力田, 高后 置,所以劝导乡里,助成风化也。” 宋 苏轼 《策问》之二:“古者有劝农之官、力田之科,与孝弟同。而自 汉 以来,率用户口登耗、黜陟守宰。”

    (四)、亦作“ 孝悌 ”。弟承兄位为帝者,享祀宗庙时称“孝弟”。

    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八年》:“故 太祖 之室, 太宗 称孝弟, 真宗 称孝子,大行皇帝称孝孙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孝弟》:“古人惟子孙称孝,《诗》‘绥予孝子’、‘孝孙徂位’,皆庙中之称,后代以弟承兄,则有称孝弟者。”

    词语分字解释

    孝(xiào)

    (一)、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:孝敬。孝廉(a.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,“孝”指孝子;“廉”指廉洁的人;b.中国明、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)。孝道。孝子贤孙。

    (二)、居丧的事:守孝。吊孝。

    (三)、丧服:戴孝。孝衣。

    (四)、姓。

    弟(dì)

    (一)、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:弟弟。兄弟。

    (二)、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:表弟。堂弟。

    (三)、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:老弟。师弟。

    (四)、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:弟子。徒弟。

    (五)、古同“第”,次序。

    (六)、古同“第”,但。

    相关造句

    1、2孝弟:孝,孝顺父母;弟,同悌,弟弟敬重和顺从兄长。

    2、有子曰: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

    3、『2』有子曰:「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