咕噜互动 知识改变命运,学习改写人生。
咕噜互动»词语大全»扛鼎

扛鼎是什么意思

扛鼎的意思以及拼音、读音、造句等介绍
  • 扛鼎
    • 拼音读音:gāngdǐng
    • 首字母:G首字拼音:gang 词语热度:52℃

    词语解释

    (一)、举鼎。
    (二)、比喻攘夺国家政权。
    (三)、比喻有大才,能负重任。
    (四)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餘,力能扛鼎。”后因以“扛鼎”指代项羽。

    详细解释

    (一)、举鼎。

    《吴子·料敌》:“力轻扛鼎,足轻戎马。”《文选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诗序>》:“彯摇武猛,扛鼎揭旗之士。” 刘良 注:“扛、揭,皆举也。” 清 薛雪 《一瓢诗话》:“若七古则一韵为难,苟非笔力扛鼎,无不失之板腐。”

    (二)、比喻攘夺国家政权。

    《晋书·明帝纪论》:“ 晋 氏不虞,自中流外,五胡扛鼎,七庙隳尊。”

    (三)、比喻有大才,能负重任。

    明 张煌言 《祭监国鲁王表文》:“徒藴扛鼎之怀,愈抱号弓之痛。”

    (四)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籍 长八尺餘,力能扛鼎。”后因以“扛鼎”指代 项羽 。

    金 史肃 《过九里山》诗:“断蛇扛鼎两争雄,陈迹荒凉万事空。”

    百度百科释义

    扛鼎,中国古代的举重活动。简单说就是用手举鼎,颇类似于现在的举重活动。作为一个古老的词语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5版)并未将之作为条目收录其中,然而时下这个“扛鼎”却分外“抢眼”,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、杂志、电视等媒体当中。

    词语分字解释

    扛(káng)

    (一)、用肩膀承担:扛枪。

    鼎(dǐng)

    (一)、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:铜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镬。

    (二)、锅:鼎罐。鼎锅。

    (三)、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,是政权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问鼎。鼎祚(国运)。

    (四)、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对峙:鼎峙。鼎足之势。

    (五)、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

    (六)、正当,正在:鼎盛( shèng )。

    相关造句

    1、《美丽奴羊》这一篇小说也确实是扛鼎之作,是一篇让人兴奋的小说。

    2、《土匪家族》一书极见作者功力,属于时下极不多见的扛鼎之作,极具出版价值。

    3、项羽渐渐长成了身高八尺的大汉,他膀大腰粗,力能扛鼎

    4、长诗《下午是一条远逝的河》便是其90年代后期集大成的扛鼎之作。

    5、长诗《下午是一条远逝的河》便是其20世纪90年代后期集大成的扛鼎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