咕噜互动 知识改变命运,学习改写人生。
咕噜互动»词语大全»胡簋

胡簋是什么意思

胡簋的意思以及拼音、读音、造句等介绍
  • 胡簋
    • 拼音读音:húguǐ
    • 首字母:H首字拼音:hu 词语热度:52℃

    词语解释

    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 仲尼 曰:‘胡簋之事,则尝学之矣。’” 杜预 注:“胡簋,礼器名。 夏 曰胡, 周 曰簋。” 杨伯峻 谓胡簋即簠簋。簠长方,盛稻粱;簋圆腹,盛黍稷。见《春秋左传注》。

    词语分字解释

    胡(hú)

    (一)、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

    (二)、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

    (三)、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

    (四)、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

    (五)、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

    (六)、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胡。”

    (七)、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 tòng 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

    (八)、姓。

    簋(guǐ)

    (一)、古代盛食物器具,圆口,双耳。